学校首页   /    部长信箱   /    书记信箱   /    会议安排   /    领导接待日
  • 首页
  • 学部概况
    • 学部简介
    • 现任领导
    • 学术委员会
    • 规章制度
    • 管理人员
    • 实验室技术人员
    • 部徽部训
    • 联系方式
  • 师资队伍
    • 教授
    • 副教授
    • 讲师
  • 学科建设
    • 学科平台
    • 学位授权点
    • 博士后流动站
    • 人才招聘
  • 人才培养
    • 人才培养概况
    • 本科生教育
    • 研究生教育
    • 精品课程
    • 教学成果
  • 科学研究
    • 学术动态
    • 成果展示
  • 国际交流
    • 国际交流
  • 党群工作
    • 党委简介
    • 组织机构
    • 党建工作
    • 工会天地
  • 学生工作
    • 学部团委
    • 学生天地
    • 就业信息
    • 学生社团
    • 学生刊物
  • 校友工作
    • 组织结构
    • 工作制度
    • 校友名录
    • 校友动态
    • 校友风采

教授

首页 > 师资队伍 > 教授 > 正文

冯用军


http://202.117.144.156:8080/_vsl/104DDB8B59C2AE56ED1E6346E4435805/7994B5F3/1E771

冯用军

学历/学位:博士研究生/教育学博士

邮     箱:yjfeng#snnu.edu.cn(发邮件时#替换为@)

办  公 室:陕西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书院507室

团队欢迎具有教育学、心理学、工学(计算机)、数学背景的本科生、研究生、博士后加盟!


基本资料

冯用军,男,教授,博导,1980年7月生,四川安岳人,2012年6月毕业于厦门大学教育史专业,获得教育学博士学位。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、天津大学等校客座教授兼硕导、云南省人民政府研究室特约研究员、民族教育信息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员、泰国斯坦福国际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、中国高等教育追踪调查(CHEPS)项目负责人、河北省委省政府特殊人才津贴获得者。曾任艾瑞深研究院常务副院长、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研究团队执行主任及首席专家,现任安邦中国评价科学院院长,《中国大学/学科/专业排行榜(排名)》等联合创始人,QS、THEs、ARWU等咨询专家,应邀到百余所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等讲学或提供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咨询。主持国家级项目4项和省部级项目3项、主研国家级项目5项,发表论文130余篇、出版著作20余本,咨询报告获省部级领导批示5份,获省部级奖励5项

研究领域

教育历史与文化、教育政策与评价、教育发展战略规划(大学排名)、教育研究方法、教育大数据、高等教育国际化

学习经历

1999年9月—2003年6月 淮北师范大学(原淮北煤炭师范学院)教育学院,获学士学位

2003年9月—2006年6月 汕头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,获硕士学位

2007年 华东师范大学,学习

2009年9月—2012年6月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,获博士学位

2010年—2011年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,访学

2016年5月-2021年11月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,博士后研究

2018年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,学习

工作经历

2006年6月—2013年12月 云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研究院,讲师、副教授(2012)、硕导

2013年12月—2020年11月 唐山师范学院教育学院,副教授、教授(2017)、硕导

2020年11月至今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/田家炳教育书院,教授、博导、硕导,博士后指导教师

主讲课程

本科生课程:教育学、教育史、教育研究方法、课程与教学论、教育政策法规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

研究生课程:高等教育学、高等教育史、高等教育研究方法、高等教育评价学、科举学

学术兼职

云南省人民政府研究室特约研究员(2013-2016)

教育部考试中心“中国考试博物馆”项目特聘专家(2017-2020)

全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(2018-)

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(2018-)

中国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大学专业委员会理事(2019-)

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核心专家(2003-2017)兼艾瑞深研究院常务副院长(2015-2017)

安邦中国评价科学院院长兼安邦大学评价中心首席知识官(2017-)

中国教育智库评估系统(CETTE)来源智库京津冀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

唐山交大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协同创新中心(中国历史名校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协同创新中心筹)首席专家

天津大学兼职教授(2015-2020)

云南农业大学客座教授(2017-)

内蒙古民族大学兼职教授(2010-2013)

湖北大学特聘研究员(2017-2020)

云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(2013-)

河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(2018-)

长春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(2016-2019)

泰国斯坦福国际大学(Stamford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)博士研究生导师(2021-)

民族教育信息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(教育部)兼职研究员

云南教育发展与西南联大研究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(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)兼职研究员

云南民族教育与边疆发展研究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(云南省社科联)兼职研究员

云南高等教育面向东南亚开放研究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(智库)(云南省社科联)兼职研究员

城市文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(河北省社科联)兼职研究员

河北省人文建设基地全人教育研究中心(河北省教育厅)兼职研究员

河北省公共政策评估研究中心(中共河北省委、河北省人民政府)研究员

《中国教育学理论与实践》(ISSN:2709-7218)创始主编(2021-2025)

主持的科研项目 

全国哲社办.京津冀返乡创业女大学生生存状态研究(15CSH033)/青年项目

全国教科规划办.西南联大教育思想与区域高水平大学建设研究(EIA080299)/青年项目

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.西南联大与西北联大治理模式的比较研究(2017M610787)/面上项目

教育部社科司.西南联大办学理念与世界高水平大学建设研究(13YJC880019)/青年项目

云南省哲社办.云南民族农村地区返乡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研究(QN2013041) /青年项目

河北省哲社办.河北省返乡创业女大学生生存状态研究(HB15JY007)/一般项目

河北省教育厅.河北省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研究(ZD201824)/重大攻关项目

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.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河北省高校“双一流”建设进展评价研究 (2018)/委托项目

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.唐山交大文化遗产的传承、保护和利用研究(HBWY2014-Y-D010)/一般项目

陕西师范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.“中国大学监测评价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”(1110011175)/人才项目

陕西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.“‘一带一路’下陕西‘双一流’大学建设战略研究”(21SZYB11)/一般项目

主要研究成果

一、期刊论文

(一)英文论文

Yongjun FENG.Research on Faculty Re-development of Human Resource Vicegerent-System and Its Risk Management[A],Pan Maoyuan et,al.Key to University Quality Assurance: Faculty,Staff Development in the Global Context[C].Fuzhou:Fujian Education Press,by Maoyuan Pan et.,al,2007.9

Yongjun FENG.Modern Perspectives on the Social Flow Dominant Functions of Imperial Examinations(Keju)[EB/OL]. China Science Paper Online,2007(06b)

ZHAO Deguo,CAI Yanhou,FENG Yongjun,Wang Lingfeng.Summary of 2008 CUAA Chinese University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Report[J].Chinese Education & Society, 2009,42(1)(SSCI收录)

Xiaoyao YUE,Qian DING,Yongjun FENG.Pragmatic Failure in Cross-cultural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Students: An Investigation in a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[J].Schola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nguistics and Literature,2020,3(2)

Xiaoyao YUE,Yongjun FENG(通讯作者).IMPLEMENTING SUSTAINABILITY IN SCHOOLS:THE ROLE OF CULTURE LEADERSHIP[J].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 Studies,2020,7(12)

Xiaoyao YUE,Yongjun FENG(通讯作者).Empirical Research on Leadership Capacity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Teachers in Yunnan Province of China[J].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Learning,2021,10(1)

Xiaoyao Yue,Yongjun Feng(通讯作者),Yan Ye.A Model of Sustainable Leadership for Leaders in Double First-Class Universities in China[J].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,2021,10(3)

Michael Yao-Ping Peng, Lin Wang, Xiaoyao Yue, Yan Xu and Yongjun Feng(通讯作者).A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Multi-Teaching Strategy Intervention Program on College Students’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Employability[J]. Frontiers in Psychology,2021,12. doi: 10.3389/fpsyg.2021.631958(SSCI收录)

Michael Yao-Ping Peng, Feng Yongjun(通讯作者), Zhao Xue and Chong WeiLoong.Use of Knowledge Transfer Theory to Improve Learning Outcomes of Cognitive and Non-cognitive Skills of University Students: Evidence From Taiwan[J].Frontiers in Psychology,2021,12. doi: 10.3389/fpsyg.2021.583722(SSCI收录)

Bohan Yan1*, Yongjun Feng, and Ning Cai,On Time Effect of Preschool Education: Social Analysis Based on CUCDS[J].Complexity,vol1. 2021. doi:10.1155/2021/2855542(SCIE收录)

(二)中文论文

丁红卫,冯用军.中国历史名校文化遗产研究——以抗战时期西迁高校为中心[J].学术探索,2022(6)

兰彧,王祖浩,冯用军.美国基础教育循证学校问责制研究——内布拉斯加州学校质量评价与提升新探索[J].比较教育研究,2022(5)

冯用军,赵雪.文化自信背景下科举文化的遗产、功能及其现代价值[J].中国考试,2022(2)

冯用军,赵雪.后普及化时代省域“双一流”大学建设研究——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河北省为例[J].河北师范大学学报(教育科学版),2021(6);人大复印资料(高等教育),索引,2022(1)

季玟希,韦骅峰,冯用军.中国共产党百年普通高中培养目标的变迁、经验与展望[J].现代教育管理,2021(10);人大复印资料(中小学教育),索引,2022(1)

阿弗里卡·泰勒、维罗妮卡·帕西尼—凯奇巴、明迪·布莱瑟、伊维塔·西洛瓦 著,冯用军、何芳、刘凤 译.学会融入世界:适应未来生存的教育[J].陕西师范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21(5)

冯用军,李丽丽,岳小尧.中国“双一流”大学建设成效中期监测评估研究[J].黑龙江高教研究,2021(2)

冯用军,赵雪.论科举学学科史的构化[J].贵州师范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20(4);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,转摘,2020(5)

冯用军,赵雪.教育现代化视域下高等教育学的世纪嬗变与未来构化[J].陕西师范大学学报(哲社版),2019(5);人大复印资料(高等教育),索引,2020(1);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,转摘,2020(1)

赵雪,冯用军.内生与外控协同: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选择[J].教育理论与实践,2019(32)

冯用军,赵荣辉.从治理到善治:论大学德治的实践理路[J].黑龙江高教研究,2019(7)

冯用军.论科举学的跨学科性[J].贵州师范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9(4);中国社会科学网全文转载http://www.cssn.cn/kxk/jcxk/201910/t20191031_5024663.shtml

冯用军,赵雪,朱立明.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成效评价体系理论建构与实践验证[J].江苏高教,2019(1);人大复印资料(高等教育),索引,2019(1)

朱立明,冯用军,马云鹏.论深度学习的教学逻辑[J].教育科学,2019(3);中国教育报.转摘,2019-10-24(08版);人大复印资料(高中数学教与学),全文转载,2020(1),9-14;人大复印资料(教育学),索引,2020(1)

赵荣辉,冯用军.治理与善治之间:大学德治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导向[J].河北师范大学学报(教科版),2019(4);人大复印资料(高等教育),全文转载,2019(11),55-61

朱立明,马振,冯用军.我国教师专业素养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[J].教育科学研究,2019(12)

冯用军,赵雪.科举学跨学科研究评价:原则、技术与标准[J].大学教育科学,2019(1);人大复印资料(高等教育),索引,2019(1)

戚兴华,冯用军.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文本表达与生本感知:一项个案考查[J].现代教育管理,2019(4);人大复印资料(高等教育),索引,2019(1)

冯用军,赵雪,秦惠民.中国一流大学巡视问责与治理实践范式研究[J].大学教育科学,2018(4);人大复印资料(高等教育),索引,2018(1)

冯用军,朱立明.中国大学先修课程的发展困境与解决方案[J].江苏高教,2018(5)

冯用军,赵雪.中国“双一流”战略:概念框架、分类特征和评估标准[J].现代教育管理,2018(1);人大复印资料(高等教育),索引,2018(12)

朱立明,冯用军.综合实践活动课程:教师理解的现实偏颇与应然路向[J].教育科学研究,2018(12);人大复印资料(中小学教育),索引,2019(1)

鲁世林,冯用军.“双一流”大学建设的监测机制与评估标准探究[J].黑龙江高教研究,2018(10);人大复印资料(高等教育),索引,2019(1)

刘六生,冯用军,吕娇兰.我国省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协调性研究——基于经济、社会与高等教育发展离差的类比分析[J].现代教育管理,2016(8);人大复印资料(高等教育),索引,2016(8)

伊继东,冯用军,杨超.基于非均衡发展理论的省域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——以云南省为例[J].云南师范大学学报(哲社版),2013(1);人大复印资料(高等教育),索引,2013(2)

冯用军.高考改革利益共同体的教育选择行为分析——基于云南省高三师生及家长的调查[J].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,2010(12)

冯用军.后大众化阶段社会阶层对高教入学机会的影响——以辈出率为中心[J].现代教育管理,2010(9);人大复印资料(高等教育),索引,2010(12)

冯用军.扩招十年来高等教育规模发展波动与经济波动的关系研究——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分析单元[J].中国高教研究,2010(9);人大复印资料(高等教育),索引,2010(10)

冯用军.蔡元培北大改革理念新诠释及其现代价值[J].高校教育管理,2010(6);人大复印资料(高等教育),索引,2011(1)

冯用军.“大海峡时代”福建高等教育发展进程的SWOT分析[J].福建师范大学学报(哲社版),2010(4);人大复印资料(高等教育),索引,2010(5)

伊继东,冯用军.中国西南联大研究三十年(1978-2008年):一种词频计量分析[J].清华大学学报(哲社版),2009(4);人大复印资料(高等教育),索引,2009(5)

刘六生,冯用军,杨 超.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GM(1,1)预测模型及其应用研究[J].云南师范大学学报(哲社版),2009(3);人大复印资料(高等教育),索引,2009(4);新华文摘,报刊文章篇目辑览,2009(17)

刘六生,冯用军.大学普及率预测的GM(1,1)模型应用——基于云南的实证分析[J].现代教育管理,2009(3);人大复印资料(高等教育),索引,2009(4)

伊继东,刘六生,冯用军.面向东南亚国际人才一体化培养模式研究[J].教育科学,2009(1)

冯用军,刘六生.云南——东(南)盟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机遇与对策分析[J].云南师范大学学报(哲社版),2008(4)

冯用军.云南面向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的前期研究[J].东南亚纵横,2008(3)

伊继东,冯用军,刘六生.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系数编制的内涵解构——基于和谐社会的视角[J].黑龙江高教研究,2007(10)

冯用军,郭锐华.中美高等教育跨学科研究的研究[J].云南师范大学学报(哲社版),2007(6);人大复印资料(高等教育),索引,2008(1)

伊继东,冯用军,郭锐华.和谐视域下社会阶层差异与云南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实证研究[J].辽宁教育研究,2007(5) (北大核心)

伊继东,冯用军,刘六生.高等教育均衡测算指标体系及方法的前期研究[J].教育科学,2007(4);人大复印资料(高等教育).索引,2007(5)

伊继东,程 斌,冯用军.云南—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路径探究[J].高等工程教育研究,2007(3)

秦国柱,冯用军.高等教育跨学科研究:中美比较的视角[J].江苏高教,2005(4);人大复印资料(高等教育),索引,2005(5)

秦国柱,冯用军.李嘉诚高等教育思想研究初探[J].高教探索,2005(3)

二、报纸论文

冯用军.中医药毕业生在健康产业中大有可为[N].中国教育报,2010/5/25(3版)

冯用军.激活考生的思维和灵感[N].中国教育报,2010/6/30(5版)

冯用军.拓宽人才培养的进口[N].中国教育报,2010/9/1(5版)

冯用军.走进那些被破格录取的大师们[N].中国教育报,2010/9/22(6版)

雍军(笔名).三个“伯乐”选中的千里马[N].中国教育报,2010/9/22(6版)

冯用军.通识教育打破招生专业壁垒[N].中国教育报,2010/11/3(6版)

冯用军.西南联大师生们的“壮怀”[N].法治周末,2018/11/6(13版)

冯用军.一块屏幕背后是教育失衡的残酷现实[N].法治周末,2018/12/18(6版)

冯用军.对研究生招生腐败要做到除恶务尽[N].法治周末, 2019/2/21 (6版)

三、出版著作

冯用军 著.科举学新论:跨学科研究视角.科学出版社,2020

冯用军著.马工程教材《教育学原理》配套教学资源(数字作品).高等教育出版社,2020

冯用军,赵德国 著.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(2015).科学出版社,2015

冯用军,朱华山 著.考试新论:以科举和高考为中心.辽宁人民出版社,2012

冯用军 著.多学科视野的科举学研究:大规模考试视角.云南人民出版社,2010

刘六生,冯用军 著.高等教育研究中的数学方法.科学出版社,2009

唐滢,冯用军,丁红卫,云建辉 著.中国云南与东南亚、南亚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.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,2017

唐滢,丁红卫,冯用军 著.云南高校面向大湄公河次区域“走出去”战略及实践.云南人民出版社,2013

房延生,董险峰,冯用军 著.创新与成长:典型创新区研究.企业管理出版社,2012

伊继东,刘六生,冯用军 著.高等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研究:基于云南省和谐社会建设的视角.科学出版社,2009

Yongjun Feng.The Fourth Chapter: Challenges and strategies in the stage of post-massification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--the analysis of stratification mobility rates in Yunnan and Guangdong provinces,by Yuzhuo Cai et.,al, Higher Education Reforms in Finland and China: Experiences and Challenge in Post-massification Era.Finland:Tampere University Press,2011

赵德国 等著.冯用军 等参著.2017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.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,2017

伊继东 等主编,冯用军 等副主编.教育与区域发展研究:2009ERD研究进展,云南人民出版社,2010

伊继东 等主编,冯用军 等副主编.教育与区域发展研究2011.云南人民出版社,2012

伊继东 等主编,冯用军 等副主编.教育与区域发展研究2012.云南人民出版社,2013

获得的教学和科研表彰

科举学新论:跨学科研究视角(2021年度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),排名唯一

云南和谐社会建设与高等教育区域发展研究系列成果(云南省第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、12B008),排名第三

面向东南亚国际人才一体化培养模式研究(云南省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、14B036),排名第三

考试新论——以科举和高考为中心(云南省第十七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、17A028),排名第一

云南高校面向大湄公河次区域“走出去”战略及实践(云南省第十八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、18A097),排名第三

中国云南与东南亚、南亚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(云南省第二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、22A028),排名第二

多学科视野的科举学研究——大规模考试视角(第六届云南省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),唯一

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(2015)(唐山市第十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),排名第一

厦门大学2010-2011年度“懋元奖”一等奖,唯一

厦门大学2011-2012年度“懋元奖”二等奖,唯一

人才称号

河北省宣传文化系统“四个一批”人才(2017-2019)

河北省“三三三人才工程”第二层次人选(2017-2020)

河北省“三三三人才工程”第三层次人选(2014-2018)

唐山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青年专家(2015-)

河北省燕赵学人青年学者(2015-)

唐山市“凤凰英才”(2018-)

民进唐山市委“家校共建,合力育人”主题活动家庭教育专家(2019-)

唐山市第七批市管优秀专家(2020-2023)

指导硕士研究生

招生专业:高等教育学、教育学、教育史、小学教育(专业学位)、教育(专业学位)

指导情况:毕业10人(云南师范大学1人,考取安徽师范大学博士、河北师范大学9人),在读3人(河北师范大学3人)

指导博士研究生

招生专业:教育领导学

指导情况:5人(泰国斯坦福国际大学5人)

招生专业:教育领导与管理

指导情况:

指导博士后(常年招聘,欢迎发邮件联系)

指导方向:教育学(侧重教育评价方向)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(人工智能、大数据方向)、数学(数理统计方向)

博士后申请进站程序及须提交的相关材料-人事处  http://rsc.snnu.edu.cn/info/1045/3510.htm

博士后管理工作办法-人事处  http://rsc.snnu.edu.cn/info/1048/5348.htm

上一条:马红亮
下一条:冯建新
/ 打印 /    / 关闭 /

教授

  • 教授
  • 副教授
  • 讲师

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·田家炳教育书院

  • 中国·西安长安南路199号陕西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书院一层
  • jyxb@snnu.edu.cn
  • +86-29-85308047
  • +86-29-85308767
  •     

校内链接

  • 党委校长办公室
  • 人才工作处
  • 人力资源部
  • 教务处
  • 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处(“双一流”建设办公室)
  • 研究生院
  • 社会科学处
  • 计划财务处
  •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(港澳台办公室、“一带一路”办公室)

院部链接

  •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
  • 陕西省教育厅
  •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
  •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
  • 东北师范大学
  •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
  • 高校社科网
  • 华东师范大学
  • 华中师范大学
  • 南京师范大学
  • 华南师范大学
  • 西北师范大学
  • 陕西社科网
  • 北京师范大学
Copyright © 2022.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·田家炳教育书院 All rights reserved.
  • Design & Support 技术支持:新势力网络